隈研吾的主题演讲,从其作品展开,从小体量项目轻巧玲珑、透明灵动的材料极致应用,到大体量项目汲取自然、中国画、茶艺文化中的灵感,谈整个项目与环境、与自然之间的融合。他通过29个项目的详细讲解,分享个人设计理念与结构原理。在谈到他最具代表性的木结构建筑时,他表示,中国是木结构建筑领域的先驱,17世纪木构技艺传入日本后,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尤为深远,2011年日本受到地震引发海啸的巨大冲击后,日本本土建筑师开始将目光转向木构建筑。他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,我们应当保持谦卑的心态,使用自然的材料,将建筑与自然达到完美融合,应是建筑师应共同秉持的理念。演讲结束后,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持下,他还与四位嘉宾进行了探讨交流,并与观众互动。
生于1954年的隈研吾,毕业于东京大学,是日本著名建筑师,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,其作品融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。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、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,著有《十宅论》、《负建筑》等,举办过多场个人展览。
隈研吾在中国参与设计过许多项目,曾多次到清华大学等机构举办过讲座。本次来到北京,也是为了发布其最新作品。据主办方透露,今后此类学术交流活动仍将继续,以进一步建立起中外友好的学术沟通桥梁。